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并購公會致力于為中國并購業界出謀劃策,致力于推動中國并購市場走向規范和成熟。自成立伊始,作為全國工商聯領導下的非盈利性民間行業協會,并購公會就不斷加強并購業界與政府之間的溝通,積極參與到了中國市場經濟領域有關并購法律、法規、政策的建議、修改、制定以及宣傳推廣執行等各項工作中去。在這一過程中,并購公會作為政府與并購業界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得到提升,其把握產業動態、引領并購潮流、規范市場行為的行業權威性也不斷得到加強。
自2006年起,并購公會組織公會理事通過全國工商聯向“兩會”提交提案,歷次提案均受到兩會參會代表、媒體記者在內的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中華工商時報、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濟時報等多家媒體對并購公會提案進行了專項報道,社會反響強烈。
2021年提案:
關于在區域性股權市場登記結算機構與商事登記機構之間建立信息對接機制的提案
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級和滬深證券交易所及“新三板”等全國性證券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規范托管未上市企業股權、規范企業內部治理、促進投資融資對接、助力地方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提案:
關于建立完善民營企業信用修復機制的提案
關于完善聯合懲戒“黑名單”的提案
2018年提案:
關于打造并購金融聚集區的提案
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化、單一化的并購金融已經難以滿足資源整合、產業整合、區域整合、資本整合,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整合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閱讀原文
2016年提案:
設立政府引導型海外并購基金,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
當前,民營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廣泛的產業并購和投資布局,已經成為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主體。據統計,2015年民營企業海外并購活躍 >>閱讀原文
2014年提案:
破除仲裁壟斷運作,提倡民間自律公議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倡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與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在這一精神的指導下,市場在未來中國經濟體系內的作用必將愈發重要,這也將帶來日益增多的國內外并購活動。>>閱讀全文
2013年提案:
關于建立并購權益保護機制的提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發達經濟體投資和需求持續疲軟,股市不振,加之能源、資產等重點產業板塊價值重估,給全球并購業帶來巨大商機。加之,我國在推進貿易便利化、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客觀上增加了國內企業低成本收購兼并海外優質資產的機會。從國內來看,在國家推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宏觀背景性下,倒逼企業加快淘汰落后過剩產能,也為并購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有利條件。當前,我國并購業發展迅速,去年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等13個中央部委還聯合出臺了《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一批民營企業積極走出去,主動參與國際市場并購,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萬達集團以31億美元并購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國AMC影院公司,三一重工集團以26.54億元成功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90%的股權,都是成功例證。>>閱讀全文
2012年提案:
關于改進并購監管、促進并購發展的建議
2010年8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通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并將工作分解到12個部委局及各省市政府。
從并購市場一年多以來的表現看,促進政策激勵效果雖有顯現,但“產業集中度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市場競爭力較弱”等現象的改觀不明顯,在某些行業,民企“節節退出”,外企難有表現,國企壟斷范圍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創業激情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呈現退步、退出跡象。>>閱讀全文
2011年提案:
關于開拓金融行業藍海業務,提升為中小企業服務能力
近年來,在國家眾多扶持政策的指引下,我國金融業在服務中小企業上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成長難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為此,我們提出“開拓金融行業藍海業務,提升為中小企業服務能力”提案,希望有助于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閱讀全文
2010年提案:
用本土資本幫助本土企業,參與全球產業整合
建議承辦單位:發改委、國資委、人民銀行、銀監會、商務部
受金融危機影響,新一輪全球產業洗牌形成,中國企業面臨參與全球產業整合,提升中國本土企業全球競爭能力的歷史機遇。我們欣喜地看到,自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與中國政府一起,在全球市場的各個產業積極參與了一系列的并購活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也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閱讀全文
2009年提案
關于支持國內企業加快實施跨國并購戰略的提案
建議承辦單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人民銀行
通過跨國并購,以股權合作方式分享其他國家的自然資源、技術、品牌與銷售渠道,是提升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扭轉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分工鏈中的不利地位、增強中國制造業可持續發展后勁的有效途徑。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支持有實力的中國企業抓住機遇加大跨國并購的步伐。>>閱讀全文
《鼓勵民間正當金融行為,加快培育中小企業銀行》的提案建議書
關于“鼓勵民間正當金融行為,加快培育中小企業銀行”的提案
融資難題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乃至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瓶頸,而對中小企業融資起到積極作用的民間資本和民間正當金融活動卻一直游離在我國現行制度法規邊緣。通過加快培育民間資本參與的中小企業銀行作為突破口,鼓勵民間正當金融行為并給予民間正當金融合法身份的各種條件已經具備。>>閱讀全文
2008年提案:
關于建立健全小股東權益保障機制的提案
建議承辦單位:證監會
小股東權益保護既是我國公司治理中的一項不容回避的焦點問題,也一直是證券市場良性發展的一大障礙。小股東雖然人數眾多,但在資金數額、信息渠道、行權能力等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其依法擁有的基本權益,比如受益權、知情權、參與決策權等,往往無法有效保護和行使。小股東的合法權益被漠視、邊緣化、犧牲、甚至被故意侵害的情況十分普遍。>>閱讀全文
2007年提案:
關于建立加入全球化的國家經濟安全體系的提案
建議承辦單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國資委
去年我們提出了《關于建立國家經濟安全體系的建議》,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冢祝裕媳Wo期已經結束以及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就落實國家經濟安全體系的構建提出我們的建議。>>閱讀全文
關于完善我國企業并購融資制度的提案
建議承辦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
隨著WTO的加入,中國經濟的全球化步伐加快,全球并購浪潮對中國的影響日益加大。在此環境下,保護國家的經濟安全至關重要。而有效的保護措施之一就是通過融資制度與融資方式安排的完善,增強我國本土企業并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確保國家經濟在全球并購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閱讀全文
2006年提案:
關于建立國家經濟安全體系的建議
經濟全球化是直接推動中國經濟市場化和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經濟在過去二十年里實現了高速發展的基本動力.跨國并購則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國企業家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主流途徑.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市場開放的加大,國家經濟安全將日益成為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我們在一如既往地歡迎全球資本和全球公司與中國經濟共同分享經濟崛起的巨大機會的同時,還要關注并建立保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體系,更加科學的發展,更加協調地進步。>>閱讀全文